3月30日,中药学院研究生前往新华社区开展“包青团·忆清明”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以“文化传承+实践体验”为框架,通过知识讲解、养生科普与传统手作三个环节,推动清明文化在社区场景中焕发活力。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首先结合历史典故向社区青少年系统讲解清明节起源与习俗演变,引用杜甫《丽人行》踏青场景解析传统习俗背后的自然观与生命观。在养生科普环节,志愿者依据《黄帝内经》《千金要方》等中医典籍,阐述清明时节“养肝护脾”的养生原则,并从食疗角度解析青团食材的药用价值,将传统中医智慧转化为可操作的健康建议。
期间,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社区的小朋友们通过分组,合作完成揉面、包馅、塑形等工序,开展青团手工制作活动,实现了传统非遗技艺在现代社区场景中实现活态传承。
本次志愿服务以青团制作为载体,将传统文化知识转化为可感知、可操作的实践体验,有效促进了社区青少年对清明文化的认知与兴趣,实现了传统节日在当代社区生活中的创造性转化。